在杨乃斌的一岁生日那天,陶艳波的世界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儿子的耳膜出血,导致听力丧失,这让这位黑龙江女士和她的家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面对医生的不解之谜和劝说,让孩子送到聋哑学校,陶艳波并没有放弃。她从北京一路来到老家的自己开始学习唇语,用这种陌生的语言一点点地教会儿子说话、识字。

陶艳波坚持让杨乃斌上普通学校,这个决定仿佛是一座重山,她必须背负着这个沉重的包袱。于是,她做出了一个难以理解却又坚定不移的决定:辞职陪伴儿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三,他们共同度过了十六年的时光。这段时间里,陶艳波成为了杨乃斌最亲密的朋友,他的老师、同学们也都为这对父子提供了最好的支持。

经过不断努力和练习,杨乃斌终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交流。他已经考上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这是他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而对于陶艳波来说,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是她生活中的一次极大荣耀,也是对她无尽付出的肯定。

社会评价者这样说道:“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