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野史:春节盛况,封印前奏事忙
在古代的朝廷中,过年时期是官员们最为轻松、自在的时候。衙门在腊月二十这一天统一“封印”,意味着年假即将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才重新开放办公,这段时间里整个朝廷处于停摆状态。
此时,各类娱乐活动百花齐放,让人尽情享受佳节的欢乐。据南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记载,仁宗曾与宫人博戏,其中一则故事流传至今:“仁宗尝与宫人博,才出钱千。既输却,即提其半走。宫人皆笑曰:‘官家太穷相,既输又惜,不肯尽与。’仁宗曰:‘汝知此钱为谁钱也?此非我钱,乃百姓钱也。我今日已妄用百姓千钱。’”
然而,对于满人的春节庆祝来说,则显得更加繁复和劳累,无论是皇上还是大臣们,都不得不承担额外的责任。而那些太监宫女,更是24小时都要保持警觉,以便随时侍候他们。
清朝也有“封笔”和“封玺”的习俗。在这个季节,大部分官方工作都会暂停,只有紧急奏报才能打断这份宁静。这一年除夕之夜,当乾隆皇帝正准备享受新年的喜悦时,一件突如其来的重大事务——大小金川战事的特急奏报突然被送入宫中。他虽然无法亲自批示,只能口授给大臣代笔处理。
除了这些正式仪式,还有一系列宴请活动。在这些宴席上,每位亲王需要进献8桌菜肴,而郡王则需提供5桌。此外,还有祭祀仪式和书写福字等多种文化活动丰富了这场庆典。
到了辰时(早7点),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在宣读贺表后,再次举行茶会,这标志着春节拜年的大典已经结束。当天晚些时候,又是一场名为“筵九”的重要宴会,它象征着假期结束、新的工作周期开始的象征意义,与现代我们所说的“收心会”十分相似。
最后一次烟花爆竹燃放之后,这场茶话会才真正告一段落。一年一度忙碌的生活即将展开,为君臣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充满期待的一天里,他们从休闲转向了勤勉,从欢乐回归到了严肃,从平静走向了活跃。这就是清朝野史中的一个春节故事,它展示了当时社会风貌,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