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日常作息安排颇为规律,除了国家大典之外,其余时间基本遵循严格的日程。早晨五点到七点是起床、请安、阅读前朝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的时间。接着,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是上朝理政、处理公务的时段,这一过程中,皇帝会批准死刑案件、接见外国使臣等重要事务。

在用餐后,太监会递送“膳牌”,列出请求召见的大臣名单,由皇帝决定饭后要召见谁。此后,皇帝将开始审阅奏章并召见大臣进行商议,有时一次会议可能包括多位官员,每天召见次数不固定。

清初规定每五年视朝一次,但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几乎每天都亲自处理政务。在御门听政期间,如康熙十二年的讨伐吴三桂叛乱以及二十四、二十五年的雅克萨战役决策等重大事件,都是在这个时候做出的决定。

下午二点三十分至五点,是看书学习、吟诗绘画或由妃嫔陪同观看戏剧和音乐娱乐活动的时间。这一阶段也包括了满族信仰中的宗教仪式,如早晚祭神,以及其他传统宗教活动。

关于性生活方面,一般情况下,在成婚后的第三天之后,新婚夫妻各自回归自己的寝宫。而被选中的嫔妃通常在当晚不能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在附近设立的临时住所过夜。

最后,每逢万寿节,即满十周岁生日,当地举行祝寿庆典,如康熙六十岁生日等都是隆重纪念的一刻。这样的安排反映了清朝皇帝生活上的享受与规律性,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