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月宫太阴星君的化身

嫦娥,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帝喾之女、后羿之妻,美貌非凡,被尊称为广寒宫的主人。她的故事,与月亮紧密相连,她不仅是道教诸神之一,也是民间传说中的典型人物。

在道教体系中,嫦娥被赋予了月亮的象征意义,她被称为太阴星君或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据说她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并在那里与丈夫后羿共度余生。

嫦娥的人物简介表明,她出生于商周时期,其父帝喾(天帝)和母亲常仪(常羲)。她有两个兄弟姐妹——弃、契,以及两个兄长唐尧和帝挚。在道教传说中,她的宠物是一只玉兔,这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然而,有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嫦娥和常仪可能并不是同一人,而是一个名字多重义项的情况。在东汉之前,没有文献记载显示嫦娥与羿有夫妻关系,这一观点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得到确认。此外,还有一些文学作品,如《拾遗记》,提到了皇娥这个角色,她也是少昊之母,但这是否指的是同一个人尚存争议。

总结来说,嫦娥作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不仅在道教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民间传说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偷食不死药到奔月成仙,再到成为广寒宫主人的形象,都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