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大英雄张士诚在暮色中独自思索。齐云楼的火焰映照着他的脸庞,他似乎在回忆往昔。随后,他准备投身于梁柱之下,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李伯升前来救他免于不测,并劝他不要轻生。张士诚被押送至建康,期间,他坚持绝食以抗议自己的囚禁。

朱元璋派人试图劝降他,但张士诚拒绝屈服,最终在夜晚找到机会自尽。在过去,当他掌握强大军队时,他未能抓住机遇;而今,在俘虏之际,他却展现出一位真正男子汉的气概。

对于吴地人民来说,张士诚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他们怀念他的治理方式,不仅赋税适度,而且对待百姓和善。他并非残暴,也没有滥杀无辜,只是官员们贪婪,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残忍或滥杀。而朱元璋,则因恨意驱使,对吴地进行了苛捐杂税,让许多中小地主破产甚至亡命。

每年阴历七月三十日,苏州的人们会烧香纪念张士诚,那实际上是一种悼念,是为“九四香”。分析朱元璋对待俘虏的态度,或许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要,即如果对方愿意臣服,便可显示其权威。不料老张仍旧倔强,因此最终遭到朱元璋的惩罚:将尸体打烂喂狗。这一事件反映出了老朱的心性。本文摘自《另类史》,作者梅毅,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