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确有许多才女,而我今天要讲述的是明朝末年的一位才女——叶小鸾。与李清照那样诗词流传千古的才女不同,叶小鸾的名声仅局限于她的时代。恐怕连这个名字,只有少数人耳闻其名。

叶小鸾是文学家叶绍袁和沈宜修的女儿,她生于公元1616年,是吴江人。在她出生时,叶家的境况已经落到家道中落,那时候大家庭生活得非常紧张。

沈宜修因为表妹张倩倩子女早逝,加上自己家庭贫困的情况,不足以哺育孩子,便将幼年的叶小鸾托付给了张倩倩和沈自征抚养。张倩倩和沈自征对这个养女极为疼爱,悉心教导。而由于她本身聪慧过人,从三四岁的时候就能流畅背诵《万首唐人绝句》等诗词,没有一字不留下。这自然不足以称之为才女。大约在十岁那年,张倩倩去世后,叶小鸾又被接回了父母身边。

随着父母的教育,她学习到了各种知识。此后,她跟随父亲去金陵学习作诗写词。她很快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有着佳句出现。她14岁开始学棋、16岁学会弹琴,并且精通绘画,这样的人物,可谓是多才多艺。

陈维崧《妇人集》评价她:“琼章尤英彻,如玉山之映人,诗词绝有思致。”除了文采斐然外,她还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当时记载说,在12岁的时候,她已显露出秀发五黑浓密、身材纤长而度感强烈、容颜美丽,这样的闺女,让她的父母感到非常骄傲。

一个真正的才女,也会有一定的高傲气度。史料记载显示,无论是对繁华还是名利,都让她感到厌恶。她只关注雅事雅物。如果说这是个时代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位女性来说,其实是一种追求纯粹艺术世界的心态表现。

17岁的时候,当一切准备好迎接婚礼时,但就在出嫁前五日内,一切喜事都变成了悲剧。然而,就在七日之后,为此举行葬礼,将尸体入棺,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迹,使得家人们大吃一惊。那就是尸体轻盈如羽,不需任何努力便能抬起。这令人们怀疑是否真的走向了另一个世界,或许是在这里留下了最后的印记。但具体原因,却始终是个谜,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无奈地猜测。在那个年代,即使是一个普通百姓离世,也会引起这样的讨论,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文学界的大腕,更是不足为奇。而关于她是否飞升成仙,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只能认为红颜薄命,让我们感慨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