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亶甲,商王太戊之子,名整,字子整,是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去世后,他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商王。河亶甲在位期间,面对国家的衰落和内忧外患,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都城迁移到相(今河南内黄),以此来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和危机。
在他的统治中,河亶甲还发动了多次战争,以征服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并且得到了一些方国的大力支持,使得这些叛乱的诸侯重新归顺。他的军事行动有助于巩固了商朝的统治,但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河亶甲在位九年后去世,由其子祖乙继承皇位。他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一系列挑战,但他通过迁都和军事行动等措施,为商朝稳定局势做出了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奠定了基础。
关于河亶甲葬地,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相(今河南内黄)、汤阴(今安阳市汤阴县)以及殷附近。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他最可能被葬在安阳地区,因为唐代时期就已经有文献记载称安阳为殷王所居,而近现代考古发现也支持这一观点。然而,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者提出可能葬于内黄或其他地点,但缺乏确凿证据。
总体来说,河亶甲是一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君主,他对处理国内外问题、维护国家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