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探究这样一个令人沉痛的现实:皇帝初婚生子的多数命运是短暂且不幸。顺治帝的长子、长女便是这类悲剧中人,康熙帝的前六位子女都在四岁之前离开了这个世界,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未能成年的离世之人,而乾隆帝的长女、次女及次子则各有2岁、1岁、9岁的生命历程,这些孩子们都无法见证自己成人的模样。嘉庆帝的长子和长、二女也在四岁前与世长辞,他们留给父皇的是无尽哀伤。而道光帝的一系子孙同样遭遇了这一命运,与康熙时期一样,没有一位能够活到成年。而咸丰帝即使年轻的时候也有过生育,但最终仍然失去了养育孩子的机会。

这里提到的皇帝生育年龄,我们需要将其虚龄转换为实际年龄,即减去一年。此外,怀孕需要十个月,这也意味着每一次怀孕后又要减去一年,因此当康熙第一个儿子的父亲只有十二岁时,他已经是一个少年,而他的母亲同样还是一个少女,她们结合产生的小孩自然缺乏必要条件,以致于即便精心照料,也无法延续生命。

清朝历代君主虽然共计七位,却拥有众多后代平均每人二十一人,但到了咸丰时代却仅剩下三人,其后同治与光绪两位君主更是完全没有留下遗腹子的情形。这表明了皇室遗腹子的数量与他们所享有的寿命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如顺治只是二十四岁就英年早逝,如果他能再活几年或许还会添上更多的人口。但这并非绝对,因为咸丰虽年纪轻轻二十六岁才结婚,并且随后的五六年里一直健康无恙,在生育高峰期内依旧没有再添新丁,只能推断出他可能丧失了生殖能力。

至于同治,他在十九岁就谢世,而他结婚两年的时间里,有五位后妃,即使若有生育能力,也理应有一两个孩子,但最后还是空手而归。光绪以三十八周年的高龄尚未有所产,更显得问题并不在于他的年龄,而是在于他自身是否具备正常的人体功能。如果从咸丰时代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画面:皇家人物频繁病弱,无力繁衍,是一种国家气势衰微的一个标志,同时也反映出了整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消退和力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