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探究这样一个令人沉痛的历史事实:清朝皇帝在其早期子女中,许多都夭折于襁褓之中。顺治帝的长子和长女,康熙帝的头六个孩子都未能幸存到4岁出头,而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前三个儿子更是命运多舛地早逝。乾隆帝的长女、次女及次子虽然活了2岁、1岁以及9岁,但也无法避免悲剧性的结局。而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在4岁之前离开了他们的心爱父亲;道光帝的头六个孩子,以及康熙帝的一些,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在咸丰帝时,这种情况变得尤为严重,没有任何一个皇子的命运能够走得更远。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皇家成员生育年龄都是虚龄,实际年龄要减去一年。此外,由于怀孕需要10个月加上生育前的准备时间,再减去一次年纪计算中的差异,即使是最年轻的时候产生精子的康熙第一位儿童,他12岁时发出的精子同样不能忽视这段特殊时期对身体成熟度影响。这些还不成年的少女们与他们结合后所生的孩子,无疑承受着先天不足甚至缺陷严重的问题,即便有再好的护理也难以让它们留下生命痕迹。
图片来源网络
清朝初期七位君主共计生养21人,但到了咸丰时代这一数字锐减至仅剩3人,其后同治与光绪两位君主则完全无后嗣。这反映出皇室遗腹子的数量与他们寿终正寝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如顺治即便他短暂离世,只要他能延续寿命可能会增加更多继承人的数量。但并非绝对,因为咸丰虽年仅26岁但已有娶妻生育载淳王妃,并且健康状况尚可继续繁衍,如果真如预想那样若干年之后可能会添置更多家族成员,可惜他的生命被剥夺了再起。
图片来源网络
同治死于19岁,那么他应该拥有足够时间来成为一名合格丈夫,不应如此匆匆结束自己的人生。他身边有5位嫔妃,却没有留下任何遗腹子。这意味着问题不在乎他的年龄,而是在于他是否真的具备成为父亲的地位。光绪38岁而无后,这说明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年龄限制,而是深层次上的身体机能障碍。
自从咸丰开始,清朝皇家的平均寿命一直维持不高,他们体弱多病,是国家衰败的一个标志,与国力的动荡相辅相成。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他们那支曾经强大帝国已经步入式微之路。而这种风雨兼程,与整个国家走向衰落又是一脉相承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