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看这样一个事实:皇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是这类中人,康熙帝的头六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殇逝的,乾隆帝的长、次女及次子分别活了2岁、1岁、9岁,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以前离开他们的父皇,道光帝的头六个子女和康熙帝的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到成年,咸丰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上面提到的就有25人,占殇逝总数的一半左右。他们死去时,他们父亲年龄都很小:顺治帝15岁得其长女;康熙帝14岁做了父亲,他所夭亡的小孩全是在他18岁之前出生的;雍正对这些情况无能为力,因为他的死亡发生在17岁那年前;清朝前7位皇族成员平均每人生养21名后代,但是到了咸丰时期,这一数字急剧下降,只剩下3个孩子,其后同治与光绪两位皇者则完全没有留下任何血脉。

清朝末年的天灾人祸使得国家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这些艰难困苦直接影响到皇室成员的人寿命。例如,当咸丰26歲時娶妻载淳,并且还活着五六年,但却没有再添新的生命。这表明即便身为君主,也可能因为健康问题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那些未能继承王位或被废除权力的后裔来说,更是不幸之极。

从历史记录来看,每位皇后的产量并不相同,有些妃嫔因受到宠爱而生育更多。而这种多子的现象也许会促进家族繁衍。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疾病等,这样的繁衍往往无法持续下去,最终导致了家族人口迅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