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明朝交趾地图如同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它记录着210个县的名字,每一个县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文化。这些地方曾经是安南国的一部分,后来被明朝统治者收入麾下,并设立了布政司、府等行政区划。

交阯布政司:元为安南国。在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将其改置为交阯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设在交州府,其辖境广泛,包括多个州和直隶州,如北江府、三江府、谅江府等。

东关县:位于安南国东关路,是该路的一个重要县份。在永乐六年(1408年),该县被省去。

威蛮州:原属安南国威蛮路,在永乐十七年(1419年)时,该州下的山定县、应平县、清威县等均已省入其他地方。

福安州:成立于永乐十七年的福安州,也曾经是多个小镇和村庄的集合体,其中保福县、高隆军民万户里均已不复存在。

三带地区:由扶隆军民千户所、大道总管所、大队总管所组成,这些都是当时较为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有些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如慈廉军民千户所、高隆军民万户里等。

慈廉州:在永乐十七年的重新编制中,该地下的石室縣丹山縣两处皆已省入慈廉州之内,其余则与其他地方合并或废除。

利仁州市区范围不断扩大,以至于利仁市成为整个区域最大的城市之一,但同时也意味着周边的小镇和村庄逐渐消失,只剩下利仁市作为主要聚居点存在。

北江府与谅江府同样拥有广泛的辖区,而各自下属的小城镇及乡村数量众多,一些甚至因为历史变迁而完全消失。如超类縣嘉林縣嘉林軍民萬戶里,以及善才縣武寧軍民千戶所这些地方性行政单位,都已经不再见天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在经过若干次调整后,最终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地理版图,比如建昌府下的真利縣俸田縣快洲吕県施化縣,這些小城鎮因為歷史變遷而分散或併入他處,而只剩下建昌這個名詞留存於今日的地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