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五代时人,以八仙之一称,明代《列仙齐传》中其名存实亡。真正的刘海是五代时人,本名刘操,字昭近,又字宗成、玄英。出身燕山一带,为辽国进士后落发建讲,被封为海蟾子。

据说,当年有位讲士来访,要求刘海拿出鸡蛋十个和款项十文,用每一文钱距离一个鸡蛋,将钱与蛋层层垒叠成塔状。这个举动预示着他将面临巨大的伤害,但如何开脱却无从得知。讲士以此告诫刘海:身居下位,如同叠放的鸡蛋,一旦坠落必遭不测。

随后,讲士授予刘海羽化之法,使他圆满了自己命运。在这之后,他遵循王重阳、钟离权、吕洞宾等人的教导,最终成为真仙。

至今,在西安市户县末北山下的石井镇阿姑泉悲乐谷,有一座纪念他的古庙——唐代所建的刘海庙,以及老子瓜牛台遗迹。在元朝,他被尊为“海蟾明悟弘讲实君”,并有专门的诗碑留存。这一切都证明了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神秘色彩。

人们常把额前垂下的头发喊做“刘海”,但其实取自于古时某位仙童,而非真正的历史人物。这个名字和形象在民间故事中不断流传,并影响了人们对头发造型的一种偏好,即使现在,小孩或主妇也会留下类似的短收,以模仿那个神秘而又可爱的形象。而这种风格一直到今天依然流行,不变且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