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五代时人,以八仙之一著称,其故事与悲剧色彩浓厚。《列仙齐传》中,刘海位列八仙之首,但在《八仙来由东纪行传》被张果老取代。在传统文化中,刘海以羽化、骑金蟾、舞钱为特征,被视为“祸神”。金蟾象征着财富和福寿,而刘海戏蟾的形象常被用作祈求财运和避邪的符号。
然而,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五代时的进士刘操,字昭近,又名宗成或玄英。年仅十六岁便中进士,并仕燕王为相。刘海对道教有深厚兴趣,他收徒甚少,一次面试讲师时,用鸡蛋和款项建造了一个塔状结构,这反映出他命运多舛且即将遭受大损。
讲师预言他的危机,即使要逃脱,也必须放弃世俗繁华,如同掷鸡蛋于天空一般。随后,刘海意识到讲师的话语含意并解散了所有宝物,最终离开燕国,与讲师重逢后得到了羽化的法术。他成为吕洞宾门下,并最终成为实质上的仙人。
至今,有关 刘海庙 和 老子瓜牛台遗迹 的记载仍存留在西安市户县的一些古迹中,其中包括元朝对他的尊称“海蟾明悟弘讲实君”、“杂佑帝君”。此外,还有一则关于他与金蟾的传奇故事流传开来,使得他成为了给人们带来财富和子嗣的凶祥神。而所谓“刘海”,即额前垂下的头发,其名称与原来的故事无关,只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