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明朝第一位“三元”功臣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出生于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上清溪联盟村),民族为汉人。黄观在明洪武二十三年中解元,次年中会元,再次参加殿试,他以极高的成绩获得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使得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三次考取“三元”的人。
黄观自幼聪颖好学,治学严谨,对时事有深刻的洞察力。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还曾参与重要国事奏议,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品格和责任感。
然而,在建文四年,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黄观因为坚持自己的正义和反对权力的态度,最终被株连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受了惨烈的报复。但是经过多年的昭雪运动,在万历二十四年,黃觀終於獲得昭雪,并被追諡為“文贞”。
今天,我们回顾黄观的一生,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和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精神与担当的赞扬。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的学习积极、勇于表达己见,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视言论自由和公正待人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