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功臣中,哪些人巧妙地躲过了朱元璋的猜忌?这些开国功臣为了驱逐蒙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建立大明江山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开国初期,朱元璋大力封赏功臣,以期与他们共享荣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臣们渐渐腐化,也出现了内部分歧和权力的斗争。只有少数几位功臣能够幸免于难,他们是徐达、李文忠、沐英、吴良和耿炳文等。

徐达:洪武十八年去世,被追封为中山王,其子徐辉祖袭爵,并在靖难战争中忠于建文帝直到最后一刻。

李文忠:洪武十七年去世,被追封为岐阳王,其子李景隆袭爵,在靖难战争中的表现复杂,但家族一直保持世袭。

沐英:洪武二十五年去世,被追封为黔宁王,其子沐春袭爵,并且家族也与老朱家共存亡。

吴良:洪武十四年去世,被追封为江国公,其子吴高袭爵,但在靖难战争后被削爵圈禁。

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六年去世,被追封为黔国公,其子吴杰袭爵,但在靖难战争后失去了爵位。

除此之外,还有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他们都能活过了朱元璋,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参与权力斗争或结党营私。耿炳文因其忠诚而死,而郭英则因其谨慎而得以保全。然而,即使如此,只有少数人的家族能够继续传承他们的名字,如汤和的孙子汤晟未能继承信国公爵位,而廖永忠的儿子廖镛也未能获得德庆侯的继承权。

这些历史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最终避免了不必要的悲剧,同时也证明了一段繁华时代最深沉的人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