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明末学者、抗清名臣、民族英雄,元朝智慧启航的光辉篇章

人物生平

早年苦学

黄道周,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生于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祖籍莆田,其曾祖才从莆田迁徙至漳州。自小聪颖好学,从五岁开始在铜山崇文书院学习。

仕宦隐退

天启二年(1622年),三十八岁的黄道周中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科。他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在袁可立赏识下,他深得考官赞誉,并为其一生坎坷多艰的为官历程撰写了《节寰袁公传》。

抗清死节

明亡后,他回到故乡福建,在隆武帝封他为吏部侍郎和礼部尚书期间,他坚决反对剃发令,并组织起义军抵抗清兵,最终被俘并就义。他的忠诚与正义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纪念,被赠予谥号“忠烈”,追赠文明伯。他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是对民族英雄精神的伟大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