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的酒作坊中,邓子均开创了“利川永”,并以其独到的管理方式和对技术工人的重视赢得了同行的尊敬。赵铭盛,这位总技师,对邓子的热心和敬业感到深深感动,便将自己多年的烤酒经验传授给他,并嘱咐他的儿子赵范先要特别照顾“利川永”。在名师的指导下,邓子均不仅学到了技术,还不断地改进,使得曲酒品质大幅提升,迅速在夹江、洪雅、犍为、嘉定、雅安等地获得好评。
随着初步成功,邓子均更有信心,他了解到宜宾曾经生产过杂粮酒后,便决定尝试制作这种类型的酒。他利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荞子等九种不同粮食制成了“杂粮酒”,并且经常带样品到茶馆和酒楼,让人们品尝,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在经过多次试验后,他最终确定使用高粱、大米、高粱、小麦及荞子五种优质原料酿造出一款香气醇厚的佳酿。随后,“杂粮酒”被重新命名为“五 粒液”,并正式注册商标。
然而,在33年之后,由于日机轰炸威胁,邓子均将家业转让给同业钟焕然经营,同时举家搬迁至南溪,“五 粒液”的生产也暂时停止。38年后,当国营专卖公司恢复生产时,由于税率过高及货币贬值问题,“五 粗液”再次停产,但直到1952年宜宾专卖公司成立时,它才得到重新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当局领导人三次拜访邓子均,最终取得了他提供秘制配方和担任技术指导职位的同意。这项工作包括如何处理母糟以确保质量,以及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增减原料。此外,不断提高工艺标准使得产品色香味更加出众,被誉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随着时间推移,“五 粒液”成为了世界知名品牌,其余香四溢回味悠长,是人们赞美不已的地方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