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探索司马迁的历史资料与作品

人物简介

皮日休(约838年—883年),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道竟陵(今属湖北天门)人。

生平事迹

懿宗咸通七年(866),皮日休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八年(867)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曾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从事,后入京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二年(875)出为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

死因说法有异

有的说黄巢怀疑他作的赋文讥讽自己,遂杀害了他;有的说黄巢兵败,他被唐室杀害;有的说他死于吴越之地,并未参加黄巢起义等等。

著作与风格

他的遣作有《皮子文薮》,内收其文200篇,诗1卷。他的人物观察和社会批判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有些作品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如《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等,为有所为而作。在诗歌创作上,他既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也走韩愈逞奇斗险之路,与陆龟蒙并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

影响与评价

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他的作品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被认为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

代表作品一览表

《汴河怀古》(其二)

《松陵集》

《隐书》

《九讽》

《十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