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的三十年悠然时光,隐秘之中藏龙卧虎。虽然他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亲自上朝,但他的掌控力丝毫未减,他对国家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的决定依然是国家大事的指南针,而那些战事,也是他精心策划和决策的成果。
为什么万历会选择远离朝堂?原因并不复杂,他厌倦了那些老一辈功臣和文官武将们日以继夜地提出的建议和阻拦,这些人常常让他的决定无从施行。甚至到了后来,由于他们的反对,他未能实现自己最深愿望——立自己的心意所向之子为太子。这一切,使得万历愤而不再踏足宫廷。
然而,即便如此,万历对于国家的大计从不疏忽。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明朝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而高效的行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内阁负责议政,六部则专注于起草文件、商讨问题,并在最后,将权力交由皇帝作出最终决断。这意味着即使皇帝不亲临朝堂,一切仍能井然有序地运转,而实权则始终握在其手中。
因此,在一个既定的制度框架下,万历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行使权力,最终创造了一个独特且成功的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