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舜,一个在青春的校园里绽放的人物,从法库县城的小学到新京医科大学脑系的深邃学习,他在那片年轻和知识的海洋中游弋。1949年的冬末,他毕业于那片风雨中的学校,踏入了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在南京脑科医院及精神病防治院,他以一颗热忱的心,不仅进行着心理医疗,更是教学与研究的双重奏鸣。他曾有幸拜师考伯勒教授,在精神医学研究班中学习治疗精神病的艺术。
1956年初,他转投北京中西医治疗精神病研究会,一步步走进了专业科研的大门。在那里,他不仅成为了一名知名的临床医师,也成长为一位卓越的心理科学者。1957年初,调往河北省精神病医院担任脑系科主任,但是在反右运动中,被错误地划定为“分子”,失去了他的专业岗位。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了更多磨难,被安排从事各种劳动改造工作。
然而,这些困境并未阻挡他追求真理和救赎灵魂的决心。在1979年的平反之后,陈仲舜重新站起身来,在天津医科大学任教,并创立了首个精神医学教研室。他开始关注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于1982年开设中国第一家心理咨询门诊。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国内外对心理咨询服务的认知,也推动了中国心理卫生事业发展。
随后,在1987年的退休之际,陈仲舜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心理咨询救援热线——中国天津心理热线,这一行动被誉为私人创办的心理咨询先河,为国内外数十万人提供了解压、安慰和指导。通过这条生命电话,每天接待患者近30人次,每月回复信件近干封,每年接听电话近万次。他的高超医术和温暖态度,让无数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作为国际心理救援组织(1ASP)成员、中国著名的心理卫生及心理咨询专家,陈仲舜撰写过大量学术文章,还主编出版多部畅销书,如《大、中学生心理障碍与调治》、《身心医学》、《精神卫生》等,其作品深受广泛欢迎并影响力强远至海外华盛顿大学收藏翻译出版。此生贡献巨大,被誉为“心理热线之父”,2001年5月15日逝世时,其74岁的一生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