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的酒作坊中,邓子均开创了“利川永”,并以其精湛的技术和对待工人的关怀赢得了同行们的尊重。赵铭盛,这位经验丰富的总技师,不仅将烤酒技艺传授给邓子均,还嘱咐他的儿子赵范先要特别照顾“利川永”。在名师指导下,邓子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改进烤制技术,使曲酒品质大幅提升,最终成为当地畅销商品。
随后,邓子均利用自己初获成功后的信心尝试生产杂粮酒。他结合高粱、大米、糯米、玉米、荞子等多种粮食,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最终发明了一款质量接近其他曲酒的“杂粮酒”。经过多次调整,他确定了优选五种粮食酿造此类佳酿,并最终定名为“五 粒液”。
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乱和物资短缺,“五 粒液”的生产被迫停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宜宾专卖公司国营酒厂恢复生产,但最初因技术问题而受挫。直到1954年,当地领导人亲自向邓子均请教时,他才再次出山作为技术指导,并提出一系列创新建议,以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恢复并持续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五 粒液”不仅产量增加,而且色香味更胜前期,其余香四溢回味悠长,也成为了全国八大名酒之一,被广泛认可为中华美食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