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忆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禁要问,蒙元帝国为何在迁都北京后百余年便覆灭?而黄金家族,又如何能够从铁木真称汗之初到被后金所灭,持续4个多世纪的统治?面对同样的敌人,他们又是如何坚守了两百余年的?
公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东征西战,直至创建了跨越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则将蒙古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建立了元朝。
然而,这个曾经让世界闻风丧胆的帝国,却最终倒在汉族农民起义军手中。但他们并未就此崩溃,而是在北撤大漠后,以北元身份与明朝和崛起的后金再次交战266年。
人们说历史是由人民写的,有人认为它如同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这背后的逻辑却是深刻而复杂。探究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发现它们并不按我们的理想化思路发展,而是一个错综复杂、充满诡异的事实。
蒙元帝国从极盛到衰败,其原因似乎正是这种“杂”。不同于秦汉以强力推行一致文法和车轨建立统一大帝国,或隋唐以汉儒文明为主轴、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共促伟业,蒙古民族自身人口较少、文化较低、经济较落后的特点,使得黄金家族虽然借鉴和模仿汉文明,但内心自卑感和对汉地资源恐惧,使其思想上游离状态。
尽管事实证明汉化程度高的皇帝征服更顺畅,但观念上的忧郁、狐疑以及内部纷争,再次使试图通过传统手段加强统治的手段昙花一现,最终导致不了长久稳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