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四年十月,宋高宗在德寿宫逝世,其子赵惇继位为宋孝宗。孝宗宣布服丧三年,并让太子参与政务。两年后,于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日(1189年2月18日),孝宗禅让皇位给太子,登基称帝,是为宋光宗。而他的父亲则被尊为寿皇圣帝。
李氏虽貌美,却因其性格傲慢和权势欲望,不得民心。她作为皇后的影响力极大,控制着朝政,而她的行为也导致了光宗与父君之间的隔阂。当光宗生病时,她的恶劣行为加剧了情况,使得光宗与寿皇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宗越来越无法处理国事,由此李后的事实上掌控了国家大权。太上皇去世后,光宗并未前往重华宫探望,也没有尽到丧葬之道,这引起了一些官员对他统治能力和诚信问题的疑虑。
当时的一些政治家,如尚书左选郎叶适主张立一名储君以稳定局面,而留正则认为这需要一个正式的诏令,因此建议延缓这一决定。然而,这种内斗最终导致了光宗决定退位。在赵汝愚枢密使提出的奏章中,他引用“历事岁久,念欲退闲”八个字来表达出 光宗愿意退位,然后联合韩侂胄向吴太后求助,最终宣布了光宗退位。
宋光 宗被迫退位,让位于太子赵扩,即将成为南宋第四任君主——宁 宗。而李 后则被尊为太上皇后。这次内禅不仅标志着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动,更预示着南宋王朝即将进入新的困难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