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木工皇帝,造家具的皇帝。在《明史·诸帝本纪》中对朱由校的评价就是“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意思就是说“一个弱智的皇帝带着一个奶奶和一个太监,以极低的战斗力战胜了一群高尚、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就连天下的老百姓都看不下眼,把老朱家的族谱都骂没了,而且还要狠狠地跺上两脚,这种朝廷不亡简直天理难容。”

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明史是由清朝修订的。不把明朝黑到底,让你们明明白白他的心。才能让你们清清楚楚地知道,清朝是多么好。

历史是有连贯性的,我们再来看看崇祯朝。其实这哥俩面对的是同样一群人,只不过后来活着的人不同而已。

从朱元璋开始,一场大碗、一根绳子。这就是明王朝。

太祖朱元璋从安徽走来,从未脱过贫。他在转型路上,从单车到摩托,从单手开法拉利,不但有了南京户口,他咳嗽一声,全中国都颤抖。

明宣宗时期开始培养太监,还必须整些有文化的太监,用流氓式的文化人压制文化人的流氓。这就像张居正时代一样,有文官集团主导,但到了张居正死后,这文官集团又被东林党彻底整趴下了。

到了万历初期,有张居正这位猛人,在文官集团蒙圈阶段。而到了张居正死后,这文官集团开始活跃,对抗东林党。一场大礼仪事件,让嘉靖小皇帝拿出证据你爹是你爹。然后嘉靖用严嵩压制住文官,而崇祯则打破这种平衡局面,让东林党一家独大,最终导致被忽悠瘸。

那么我们现在来说一下这个所谓木匠皇帝的事实真相: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这个所谓木匠事业的事情。有人说他是一个恋母情结很重的人,因为他的奶妈客氏非常重要,所以才会重用她。但实际上,她只是魏忠贤的一个对食,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人物。她能够这么做,就是因为她背后的力量——天启自己想要通过她控制魏忠贤,也就是控制阉党势力。当时东林党为了抹黑他,说他和客氏有一腿,但是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事情,他们只是为了斗争而诋毁名义罢了。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辽东的问题。在辽东问题上,他并不像袁崇焕那样盲目乐观,而是在考察问题之后给予支持。他询问袁崇焕关于屯田等问题是否会出现奸细混入的情况,而袁崇焕并不能回答这一点,因此可以看出,他比袁崇焕更为深谋远虑。而最关键的是,他选择孙承宗作为辽东军队指挥者,而非 袁崇焕,这直接影响到整个辽 东战略成功与否,以及后来的满清入关情况变化。

最后,我们需要提及一点,即使在财政收入方面,对于老百姓也不加税,只针对一些腐败透顶的地方官员加税,以此既打击这些腐败分子,又增加国库资金,使得整个天启年间虽然经济并不繁荣,但国库却充裕,没有爆发大规模民变。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管理能力和判断力超越当时的大臣们,更超过许多现代学者的想象范围内。此外,在面对西方侵略的时候,他表现出了强硬态度,将荷兰和葡萄牙赶出了中国领土,可以看出他的决策能力也非常高效率高。

总结来说: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那些关于其无能或弱智的情节,看看它们是否符合事实,或许这些只是一种政治上的编织,是一种历史上的刻意夸张,为何我们的知识界如此轻易接受这样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