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为田和,别称齐太公,他生活在中国春秋时期,属于华夏族。关于他的出生时间和去世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据推测,他逝世于前384年。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建立了田氏代齐,即奠定了田氏统治齐国的基础。

人物生平与家世背景紧密相连。从他的曾祖父田成子开始,田成子通过大斗贷款,小斗收回债务,一方面赢得民心,一方面又消灭了其他旧贵族,并杀死了齐简公,从而基本上将齐国政权掌握在自己的家族手中。随后,祖父田襄子作为相国,为兄弟宗人分配官职,与三晋国家保持友好关系。而父亲田庄子继续巩固家族势力,最终,使得他能够继承相位。

当 田和成为相国时(前405年),三晋联合攻打齐长城,这座长城自西起防门(今山东肥城西北)至东琅邪入海,是一系列堤防逐步扩建而形成。在宣公时代,宣公几乎成了一个傀儡君主。当宣公去世后,其子康公即位,但由于荒淫酗酒,对政事不闻不问,因此很快被迫迁居到海边,只有食邑的一座城市,以便供奉先人的祭祀。在这种情况下,田和自立为齐君。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如同前390年对魏取襄阳这样的胜利,以及与魏文侯、楚人、卫人的会盟于浊泽(今河南长社县境内),求助于周安王及诸侯之后,在前386年,被正式封为齐侯,并列于周室之下。而到了前379年,当康公去世后,由于吕氏被替换,由田氏取得统治地位,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作“吕氏代齐”。

历史评价中,有学者如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评价说:“和始擅命,威遂称王。”此外,《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的记录也详细介绍了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