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的米兰市,有一座著名的上帝教堂,这是米兰的主教座堂,也是天下五大教堂之一,面积居天下第二,是米兰市的象征。那这座宏伟的大教堂又是由谁建造的呢?是否有好奇心的人想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以下,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米兰大教堂的创建者吧!

米兰大教堂以其哥特式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之最”。这座壮丽的大教堂最初于1386年由第一位公爵安·维斯孔蒂开始兴建。1500年,拱顶部分完成,而在1774年,更是在塔尖上安装了La Madonnina(镀金圣母玛利亚雕像)。1813年,整个修建工程重新启动,并持续至1897年才基本完成。这段长达约五个世纪的修建过程中,不仅历经了多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还见证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

1386年的那个开端,就是在当时第一位公爵凶安·减莱亚佐·维斯孔蒂(Galeazzo ViscontiⅢ)的推动下,那些工匠们开始奠基建设。凶安希望通过这项举措得到天主的恩赐,给他一个稳定的继承人。而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在15世纪初期,他家族中的乔瓦尼·马里亚二世即位,但不幸被暗杀。

经过近500年的建设和重塑,最终在1809年,由拿破仑命令进行了一系列拆除和重建。在1577年,该工程首次展开,并逐渐成型。直到1897年,它才正式开放供人们参观祈祷。尽管历经多代人的手笔,但这个项目始终坚持着“哥特式建筑”的原则。

随着时间流逝,大教堂外部不断添加新的元素,以至于到了19世纪末才基本定型。此后,又有几次修复工作,其中包括1935年的全面修复、1943年的战争期间受损处恢复,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维护活动。在这些改进中,一些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更换天板并加固12根巨大的圆柱。

尽管它已经迎来了现代光彩,但那令人赞叹的情景仍然吸引着游客。一眼望去,那135个尖塔向空中挺立,如同梦幻般令人难以忘怀,每一个塔尖都刻有细腻的小雕像共计3615个。这片广袤而精致的地带,让许多人将其比喻为美丽森林。

然而,现在该建筑已面临一些损坏问题,最明显的是四根支撑中心塔楼的大柱,因为之前设计上的缺陷、雨水侵蚀以及1700年代对顶部尖塔进行缩小所造成的问题导致它们变得歪斜不稳。在艺术家达芬奇时代便有人提议如何加固这一问题,但直到1968年的混凝土填充之后,这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问题,在1981年,意大利政府决定对该建筑进行全面的维护与加固工程,这一计划预算高达12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