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卓,字茂世,新蔡鮦阳人。父谌为中书郎。毕卓少时放达,为胡毋辅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毕卓醉夜盗饮,被掌酒者缚于瓮间,明旦主人见之释其缚。毕卓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他曾言:“得酒满数百斛船,以四时甘味置两头,用右手持杯左手持螯,在船上拍打,便足了一生。”后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
在晋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毕卓少年时期,他的豪放和才华使他深受胡母辅之赏识,被推荐担任吏部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为了保护自己不被牵扯进政治纷争,就假装不问政事,不追求权势,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喜好,如饮酒自乐。他与几个朋友一起结成“八达”,包括胡母辅之、攸放、攸孚、谢鲲、羊曼、光逸和桓彝。
有一次,他醉后竟然夜闯邻人家盗取他们的美酒,但被抓住并且被拖到邻居家的瓮边绑着。但当邻居清晨醒来发现的是一个高位官员——吏部大人之后,大惊解开他的绳索并向他道歉。而毕卓只是笑着说,“让我的耳朵享受一晚上的美酒,我也很感激”。然后,让邻居再次倒出美酒,他们继续喝到大醉。
至今,还有民间流传着关于他的劝酒对联:“瓮边醉倒毕吏部,马上扶归李太白”。他还曾经说过:“如果能拥有充满百斛船的美酒,每个季节都摆放在两端,一手拿起杯子,一手拿起蟹螯,在船上跳舞,这样我就可以度过余生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保持着一种超脱的态度,对于那些只以文治法或武犯禁的人感到失望,并将这念头刻在门上的匾额上:“游息书屋”。
最终,他成为行止秉正统帅有方的将军温峙平南长史,与他合作做出了许多益处,最终因病去世。在安徽临泉县鲖城镇附近,有一座高4米周长80多米的大墓,是一座宏伟威严的地方,其中分为多个室内空间,全都是由青砖构建,上面雕刻着鸟花纹样。在1958年,当地群众掘墓取砖时,无意中挖出了大量五铢铜钱和其他珍贵物品,以及一块带有“吉士夫人”名字的砖刻。这一切都展示了毕卓的一生,即使身处乱世,也能够保持自己的风范,不随波逐流。而这些遗留下来的物品,现在已经成为历史研究中的宝贵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