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以风子自称,是华阴人。他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793年),卒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享年八十二岁。他的文采犹如春日的花朵,笔触飞扬,如同秋天的落叶。唐昭宗时,他考中进士,一路高升至礼部尚书致仕。

他的书法艺术融合了欧阳询、颜真卿、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精髓,无论是行书还是楷书,都流露出一种独特的气质。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在这些作品中,《韭花帖》的字体既不局限于行书,也不完全是楷书,而是一种独有的美学体验;《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的布白错落有致,充满了古朴茂雄浑的情趣;而《神仙起居法》与《夏热帖》的恣肆散逸,则展现了一种对时局不平的郁悒情怀。

在生活上,他喜好遨游佛道祠,并且喜欢题壁。在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之上,有他题记殆偏。人们因其纵诞有风子之号,将他视为承唐启宋重要人物之一,其影响力深远,被后世尊为“宋四家”之一的人物。

杨凝式的一生可谓坎坷,他曾经装疯避祸,以此躲过朝廷政治斗争中的危险。他曾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但又因为“疯病”被改任史馆修撰。当明宗李嗣源在位时,他封为中书舍人,但仍旧装疯,不去上朝,最终被调离职务。在后晋末帝李从珂时代,他再次担任兵部侍郎,但一次阅兵时他“疯病”发作,使得阅兵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免受处罚。

杨凝式最后以礼部尚书身份退休,在洛阳一带闲居,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一些言论虽然常常超出界限,却也赢得了当地官员们对他的宽容,因为他们知道他的才华和德行。此外,当桑维瀚主政期间,由于杨凝式生活困难,桑维瀚奏请皇帝赐予太子少保荣誉职衔,让他获得固定的俸禄养家度日。

直到郭威称帝后,即后周世宗柴荣登基,为表彰他的贡献,再次召回朝廷,让他担任左仆射并加授太子太保,这也是他晚年的重返政治舞台。此前,他曾经经历五个朝代,从唐到后周,现在又迎来了新的开始,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