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王:历史上的中兴之主,公元前527年(楚平王二年),楚平王命大夫费无忌前往秦国迎娶太子妃。新娘美丽动人,未及抵达京城,费无忌即回京,对楚平王说:“秦女姿色佳,可由您自娶,再为太子选佳偶。”遂有了珍生父母的变局。后来,在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十三年),楚平王去世。将军子常劝立令尹子西,但子西坚持国家法则,不愿改立君主,以免引发祸乱。此时仍立珍为昭王,即楚昭王。
在公元前515年(昭王元年),百姓不喜费无忌,因他害死伍奢父子和郤宛,使太子建逃亡。伯氏的儿子伯嚭、伍奢之弟伍子的儿 子木斯逃往吴国,与吴国结盟,多次侵扰楚国,而百姓对费无忌恨之入骨。在此情形下,令尹子常杀掉了费无忌,以此消除民愤。
随后,在公元前514年的第二个春天,由于吴国内部的宫廷斗争和外患相继而至,当时吴军被困于六邑、潜邑等地,被迫向东撤退。在这段时间内,一场严重的地震发生,这可能是自然灾害导致当时许多城市被摧毁,并且使得人们更加相信“大灭”的预言。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吴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了两者的战争爆发。
在公元512年的第四个春天,也就是武烈七年的第三个月,有消息传来说到晋文公与晋惠公之间的交涉,而武烈七年的第四个月又有关于一个名叫“马陵”的地方出现了一件奇事,那里发生了一场战斗,这场战斗中战胜的是齐桓侯所领的大军,而战败的是晋文公所领的大军。而到了这一刻,大约是同一年或者稍后的某一年间,有消息传来说到郑庄公与鲁僖 公之间的一次会面。但这个信息并不完整,我们不知道它具体发生在哪一年或者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起过这样的问题。
最后,我想知道,如果我们可以从这些描述中找到出一些线索的话,我们是否能确定这些故事或事件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它们确实存在,那么它们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