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悼王——重用吴起革新,开启变法征程

楚悼王元年(前401年),当他登基之时,国内外的局势已经与他的曾祖父楚惠王时代大不相同。国外形势尤为显著变化,三晋已强大而逼近,而楚国则处于一种困境中。

次年,即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在乘丘战役中击败了楚师,这场战役不仅削弱了楚国右翼,也引发了三晋对左翼的威胁。然而,在公元前393年的某一刻,楚悼王决定采取行动,他率领军队攻打韩国,最终夺取了负黍,这一胜利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但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太久。在公元前391年的另一场战斗中,大梁和榆关再次落入敌手,不仅如此,还失去了之前侵占郑国的大梁等地。这一切都迫使楚国向秦国求援,以换取他们出兵帮助抗衡韩、魏两家的进攻,并最终收回六邑,从而减轻压力。随着秦、齐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加上三晋与齐合谋对抗秦,都给予了楚国极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降如星般的人才吴起,为此疲惫却又渴望改变命运的悼王找到了心灵上的慰藉。在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里,他梦想找到那位能辅佐自己治理国家、抵御外患的人才,但似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过去后,当他终于遇见吴起时,那份喜悦简直是来自天上的恩赐。他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这位可能改变命运的人身上,用尽一切礼仪和尊严迎接这个新的伙伴,一同迈向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