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山西省临猗县出身的商业巨擘。战国时期,他是大型工商业者。在生计艰难时,听闻范蠡弃官经商迅速致富的消息,便前往求学。范蠡赐教:“欲速成富,当养五牸。”猗顿遵循指示,迁至西河(今晋南一带),在猗氏王寮大规模畜牧牛羊,并兼营盐业,十年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大富豪。

起家于贫寒,《史记集解》引《孔丛子》记载:原籍鲁国,是个穷困潦倒的青年,“耕则常饥,桑则常寒”,生活困苦不堪。当他听到越王勾践谋士范蠡辅助灭吴后弃官经商,用其策略致富,便前去请教。陶朱公同情他,将秘方授予:“当畜五牸。”牸即母牛,以此为基础逐渐壮大产业,最终致富。

经过辛勤经营,在今日山西临猗境南部20里处对泽地区,一片广阔而肥沃的低洼地带,为畜牧提供了理想场所。他最初就在这里放牧,由于他的努力和管理,使得畜牧业迅速发展,“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

除了畜牧之外,猗顿还涉足盐业。他注意到位于自己居住地南边的河东池盐,便利用运送牛羊时顺便将池盐一起运输卖出。随着资本积累,他开始专注于开发河东池盐,从事生产和贸易,不仅成为手工业者兼商人,也推动了山林川泽资源开发。

开凿运渠据说是为了更有效地贩运池盐,加快速度,同时也是保护池塘不受外来水影响的事实需要进一步考证,但从客观需求、技术水平和财力上看,这种可能性并不远离现实。此外,还有可能参与珠宝交易及相关经验积累。

通过多方面经营,最终成就了一位倾国巨富,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经济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故事激励后人不断寻找变革之道,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