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篇《江城子》,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让无数人感动于一代文豪苏轼对亡妻王弗的深沉思念和无限深情。

自古才子出情种,苏轼深情而不专情。王弗去世后,苏轼先是娶了她的堂妹王闰之为续弦,后又纳了西湖名妓王朝云为侍妾。很巧合,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都姓王。

三妻四妾在古代是寻常事,即便到了如今,我们也不鼓吹为亡妻或亡夫终身守节,所以苏轼续弦纳妾,并不影响他的情圣人设,真正让他遭到渣男骂名的,另有其事。

后世熟知的苏轼妾氏,唯有王朝云,但史料记载中的苏轼,却是“有妾数人”。这并不奇怪,宋朝文人地位高、工资高,除了王安石、司马光等少数“禁欲系男神”,大多数士大夫都是妻妾成群,家中另有歌姬舞姬侍女无数。苏轼的人设崩塌,是从他把小妾当礼物送人开始的。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外放。每次被贬,他都会将身边姬妾或遣散、或送人,据说,其中还有两位侍妾当时已经怀有身孕。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到了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和翰林学士孙觌双双自称是苏轼流落在外的儿子。

更引起公愤的“罪证”是苏轼“以妾换马”,这个故事出自冯梦龙的《情史类略》,大意是说,“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临行之际,有一位姓蒋的友人前来为苏轼践行。苏轼命婢女春娘奉酒,蒋见春娘貌美,十分喜爱,问苏轼:“学士此番去往黄州,春娘也要被送走了吗?”苏轼回答:“打算让她回娘家了。”蒋说:“我想用白马跟你换春娘,怎么样?”白马珍稀,婢女唾手可得,苏轼觉得这笔买卖不赔,于是欣然应允。

没想到春娘性格刚烈,她上前质问苏轼说:“学士以人换马,难道我比畜生还低贱?”言毕,又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然后,春娘就一头撞在槐树上,香消玉殒了。

这个故事中,苏轼确实太不近人情,而春娘呢,她身世可怜,刚烈自爱,又确实令人同情、令人敬佩,最后那首绝命诗更是写出了无数古代女子的命运悲歌,极易引起共鸣。

那么问题来了,苏轼一方面爱妻如命,一方面又以妾换马,他到底是情圣还是渣男?对此,不同人必定会有不同看法,笔者不妨说说自己的理解。

首先,苏轼深爱王弗、敬重王闰之、怜惜王朝云,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他的诸多诗词作品中均有体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再说“姬妾送人”和“以妾换马”。苏轼被贬外放时确实曾经遣散家中姬妾,这在他自己的诗词作品中同样有所体现。但苏轼这么做的原因,并非冷血无情,恰恰相反,他是因为知道贬谪后生活艰辛,不忍连累一众姬妾,这才将她们或送回娘家,或送入豪门。只有朝云,不离不弃,甘愿跟随苏轼吃苦。

至于将怀有身孕的小妾送人和“以妾换马”,则完全是出自野史的记载,不可全信。就说《情史类略》,题材是小说,根本不能当史料看,而且其作者冯梦龙是明朝人,距离苏轼生活的年代整整相隔了500多年,他根本不可能知道苏轼的私事。所以,“以妾换马”等传闻,充其量只是小说家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杜撰成分。而且在古代,婢女侍妾确实属于主人的私人财产,可以进行一定的交换和买卖。

必须强调的是,笔者无意给苏轼洗白,而只是认为,我们不应该以今人的价值观去评判古人的是非对错。如果按照当下的评价体系去看,那么古代的皇帝无一例外全都是剥削者,古代的士大夫无一例外全都是愚忠蠢材,古代的男人全都大男子主义,古代的女人全都懦弱无能……很显然,这种历史观是扭曲的。

同样的,我们不能要求苏轼有现代人的妇女观,如果他没有把怀孕侍妾送人,如果他没有“以妾换马”,而只是多娶了几房小妾,那么我们完全没必要把他归为渣男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