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降旨,购访民间遗书,倡导对古籍进行整理和考据。派军机大臣为总裁,挑选翰林等官,选定员数,详定条规,专司查校,编纂《四库全书》。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 由刘统勋极力推荐,纪晓岚担当了总纂官。纪晓岚很是钦佩这位恩师、严师,他尽心尽职,招揽了那时很多著名的学者加入编修,深得乾隆帝的欣赏。十一月,纪晓岚被补为翰林院侍读。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第一部《四库全书》告成,贮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70种,79016卷;存目6819种,94034卷。后又陆续缮写六份。十一月,第二部缮写完成,贮于盛京文溯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三部缮写完成,贮于圆明园文源阁。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第四部缮写完成,贮于热河文津阁,另三部贮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底本仍贮翰林院内。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以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为弘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丛书,它根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很多珍本秘笈因《四库全书》的编修才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一项极为浩繁的工程,素有“千占巨制、文化渊薮”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