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清朝第五位君主、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一起看看吧!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二月二十日,清圣祖、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受遗诏继位。

雍正登基后,将康熙遗诏颁布天下,在这份遗诏的最后,康熙皇帝特地交代后世之君,要善待礼亲王代善一脉之子孙:

至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康熙为何要在遗诏中特意叮嘱后世之君要关注和善待礼亲王代善子孙?

原因也不难深究,主要是从清太宗皇太极开始,至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连续两任清朝皇帝的帝位,都是在代善的支持下坐稳的。

在拥立两任皇帝的过程中,代善甚至还杀掉了自己的亲儿子和亲孙子。

当然,代善支持皇太极一脉,有一个前提,就是他自己失去了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可能性。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且跟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一样,都是努尔哈赤的发妻所生,地位尊贵。

特别是在褚英被努尔哈赤废除了继承人之位,并死去后,代善成为了大贝勒,也成为了新的汗位当然的继承人。

但代善因为不能治家,在发妻李佳氏死后,受次妻叶赫纳喇氏蛊惑,没有善待发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跟硕托。甚至导致硕托差点叛逃,被愤怒的努尔哈赤废除了继承人之位,《旧满洲档·昃字档》中记载:

先前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废除太子,将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夺取。

从此后,代善虽然没有被剥夺多少权力,依旧掌控着满八旗中的正红旗、镶红旗两旗,在努尔哈赤诸子侄中的实力首屈一指,但从法理上,已经失去了汗位继承权。

其实,在努尔哈赤死后,代善不是没有继位的可能,他的单独实力最强,可以用武力胁迫其余诸贝勒妥协。

要说他完全没有继承汗位之心,估计也不可能。

不过,法理上的缺失,让代善在跟其余三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的争斗中,陷入被动。

代善的实力是最强,但抵挡不住诸贝勒的联合。

他如果站出来争位,其余的贝勒会以努尔哈赤已经废除了他的继承权为理由,联合起来对抗他。

所以,代善从大局着想,放弃了争位,改为支持他人上位。

代善一人就掌握着两旗实力,他不论支持谁,谁就是当然的后金大汗。

根据《清史稿·诸王二》中的记载,代善在汗位之争中,最后是被儿子岳讬和萨哈璘说服,全力支持皇太极上位:

十一年八月,太祖崩,岳讬与其弟萨哈璘告代善,请奉太宗嗣位,代善曰:“是吾心也!”告诸贝勒定策。太宗辞让再三,代善等请益坚,乃即位。

皇太极继任大汗后,虽然为巩固自己的权势,持续的在打压代善,但代善的首席拥立之功,是无法抹杀的。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死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代善再一次面临着争位的选择。

在这一次的皇位争夺战中,代善首先否决了多铎提出的“论年纪,应当立礼亲王代善”的提议,表示自己“年老体衰,难得胜任”。

其后,在豪格跟多尔衮之争中,他本来是支持豪格的。

可上极度稚嫩的豪格并没有抓住机会,言语失当且没有担当,以一句“德小福薄”让代善及其余支持者大失所望。

但多尔衮也没有成功,掌握着两红旗的代善,皇太极遗留下来的两黄旗,都坚持立子的原则,多尔衮提出了让年幼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

至此,“王(代善)与诸王、贝勒、大臣奉世祖即位。”

这一次皇位之争中,代善的态度保证了皇位留在皇太极一脉中,并且,在大位确定后,他还杀掉了支持多尔衮的儿子跟孙子,《清史稿·诸王二》中记载:

又发贝子硕讬、郡王阿达礼私议立睿亲王,下法司,诛之。硕讬,王次子;阿达礼,萨哈璘子,王孙也。

代善拥戴皇太极及其子继位不说,还搞了这么一出大义灭亲,皇太极一脉所有的清朝后继之君,当然要承代善的情。

没有代善的支持,或许就没有皇太极一脉的皇位,也就没有康熙的皇位。

在康熙执政时期,代善的孙子、和硕康亲王杰书,在三藩之乱及收复时,也立有旷世之功,这也让康熙对代善一脉的感恩之心更浓厚。

因此,康熙在遗诏中要求后继之君关注和善待代善后人,一点都不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