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卞壸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卞统曾任琅邪内史,父亲卞粹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成年时已有名誉,得司兖二州和齐王司马冏辟命,但不应命。后父亲被杀,回乡。怀帝永嘉年间,被任为著作郎,并承袭父亲的爵位。后来周馥请他为从事中郎,但仍不应命。在永嘉五年(311年)发生的乱局中,他投靠了时任徐州刺史的妻兄裴盾。
建武二年(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邺建立基地,召他为从事中郎,并委以官员选拔之责。他深受宠信。后出任东中郎将司马绍的长史。在继母死后离职服丧期间,他当成为晋王世子的师傅。
东晋建立后,他先后担任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侍讲东宫、太子詹事、御史中丞等职。他前后居师佐之位,以匡辅朝政著称,为王公大臣敬畏。
太宁元年(323年),明帝即位,将他升为吏部尚书。太宁二年(324年),因反对王敦起兵而加左将军防备王敦军。此次叛乱平定,他因功封建兴县公,不久迁领军将军。
太宁三年(325年),明帝病重,与其他顾命大臣一同遗诏辅助新皇,即成帝登基。他与庾亮共掌机要。在成帝即位举行登基大典那天,对于缺席的人物表达了严肃态度:“社稷之臣何敢辞疾?”此言感动朝野。
咸和二年的改拜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同时庾亮建议召苏峻任大司马,以收笼络其心。但是,这个提议遭到卞壸坚决反对,因为苏峻现拥有重兵且离京邑较近,此举必定激发苏峻提前叛乱,危及朝廷,最终导致失败。随后的战役中,尽管面临困境,但仍然率领郭默和赵胤等人在西陵与苏峻军作战,最终报效国家却以身殉国而亡。
书法成就方面,可见其草书尤精美,如唐窦臬所赞:“望之之草聚古而老落纸筋盘分行羽抱如充牛刃多士交连杂宝。”至今还有几行书壁碑流传于世,其中包括一篇由崔谅、史曜、陈淮可补吏部郎的事务记录,以及另一篇记载其推荐三人入仕的事迹。此外,《全晋文》亦收录了他的文章作品。而历史评价上,如刁玄亮相比:“父死于君子死于父忠孝道萃一门。”此等忠贞义节,在历代被推崇,而对于遵守旧礼法,更是不屈不挠,如顺道指出荀组等失职者需免职削减封地并由廷尉定罪最终未果,只能引起朝野震肃。而在面对权贵时,更是毫无畏惧,如针对乐广子乐谟和庾珉之子庾怡拒绝接受官职的情形,上奏批评二人私废公务,并力主执行正义,有力维护朝纲秩序。在其他趣闻趣事上,也有着关于他坚守旧礼法的一些细节,比如一次顺带指出了小中正兼侍中的胡弘失误,还有针对王导、私下送行郗鉴的情况,上奏认为徇私枉法,无气节。这一切都体现了他的品德高尚以及作为一个严格执纪者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名字成为历代人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