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登基之路

慈禧,原名和珣,是道光十七年的出生,她的父亲是满洲镶黄旗人常绰。和珣自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她在宫中深受皇后钮钴蒙古氏(咸丰皇后)的赏识,并被册封为贵妃。

慈禧掌权的关键时期

咸丰帝去世后,慈安太后即位,但她年事已高,实际上政务由慈安与奕詝共同处理。在此背景下,慈禧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逐渐控制朝政,最终在同治四年(1865年)正式继位成为大清帝国女皇,即宣统帝后的母亲、摄政王。

慈禧改革措施

慈禧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巩固中央集权并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她主持修订了《宪法》、《律例》,加强了官僚体系,并且实行洋务运动,这包括建设新式军队、设立通商司等,使得中国逐步接触西方现代化。

慈禧对外交政策

在外交方面,慈普多次进行外交谈判,与各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如《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这一时期,大量租界成立,比如上海租界、三江口租界等,为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市场开辟了道路。但这些行动也使得许多爱国志士开始反思国家危机,他们最终演变成义和团运动,对维护国家尊严表示抗议。

慈 禧晚年的孤独与死亡

随着时间流逝,慈 禧行动越来越受到批评。而她的晚年却是一段孤独而悲凉的人生。在1908年的11月14日,她于北京紫禁城内去世,那一年她已经八十四岁。她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也是清朝衰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