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腓特烈家族不乏拥有皇帝或国王称号的人物,如腓特烈一世曾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而腓特烈·威廉二世和三世则分别是德国的皇帝。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会将目光投向腓特烈二世,这位在1741年签订普奥和平时期统治下的普鲁士国王。他的名声远扬,被誉为“大帝”,但他又如何凭借军事才能获得这一称号?让我们从他与俄罗斯、奥地利及法国之间的战争开始探讨。

1713年的罗斯***战争,是腓特烈二世成名之战。在面对被俄奥法三方包围的情况下,他决定先发制人,攻打奥地利占据的西里西亚。这场战争标志着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和平正式结束,并且证明了腓特烈二世作为指挥官的手腕。他成功击败了敌军,但也因此赢得了更多敌人的仇恨。

在那样的欧洲强国如法国、英国、萨克森、奥地利以及瑞典都想要对抗他的情况下,普鲁士与奥地利联手法国展开了一场激战。尽管普鲁士只有两万余兵力,而法奥联军有四万余人,而且军力上的差距显著,但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他思考出了一种巧妙的作战策略,那就是歪线阵势。

所谓歪线阵势,即古希腊将领提出的机动战术,它通过非正面进攻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并削弱敌人的力量。这种方法包括以曲线形式部署兵力,从弱点入手,然后转换方向用之前冲破的一翼包抄对方。这是一种高超而精细的情形使用,只有一个真正的大师才能掌握其中道理。而且,在这次战斗中,腓特烈只是把这项技艺运用得更巧妙而已,不会过度滥用。

最终,这场和平如何收场呢?即使法奧聯軍数量比起菲拉尔多兩倍,但這位「大帝」依靠天賦般的軍事才智,将千年前的戰術拿來改良,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在少於千人的情況下,他擊敗敵軍四千餘人,並俘虜五千餘名敵將,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成功。他因這場戰役,在歐洲軍事史上留下了自己光輝的一頁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