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陆一(1896~1943),原名肇巽,又名天士。出生于陕西三原,是个早慧的孩子,从五岁开始就入私塾学习,很快就能写诗作文。然而,由于家境不幸,我不得不放弃学业,考入西北大学,但后来因故未能完成学业。我转而投身到文化工作中,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陕西省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这段时间里我有机会博览群书,对自己的学问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也参与了一些政治活动。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我与他人共同反对他的行为,并参与了三原起义。当时领导者之一的于右任看到了我的才华,将我招募为总司令部外交处职员,并最终擢升为机要秘书,在军事和外交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之后,我跟随于右任转战各地,最终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不久后,又回到了陕西教书并协助党务工作。在1924年春天,我再次回到上海大学担任教师,同时还曾短暂留苏学习文学,以便更好地沟通社会科学知识。
回国后,我继续从事教育和党务工作,还曾短暂辞去官职,因为站在汪精卫一边失去了官职。我此后的生活主要是撰写《右任诗存》以及其他历史文献,并在安徽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此外,当“九一八”事件发生时,我与于右任一起奔波调解南京、广州之间的矛盾,以及筹备建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多项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我以军委会军风纪巡察团委员身份,不懈地服务国家,最终于1941年夏被特派为监察院晋陕监察使,在陕西省内努力清理吏治。这段时间里,也受命代理先烈褒恤委员会主任委员,编辑大量史迹传略,为国民做出了贡献。
直至1943年10月20日,因病辞世,但我的诗词作品近300首流传至今,被誉为乱离战歌中的杰作。我的墓志铭由于右 任撰写,其中提到:“万族咸熙,雄文苦战,发此宏声,难酬宿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