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亦称风神、箕伯或飞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掌管风气和八方消息的天神。他的形象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所变化,但基本上都是一位拥有强大力量的人物。
根据《周礼》的记载,风师是司中、司命的官职之一,而箕星则被认为是掌握风力的天体。在楚地,则有飞廉这个名字,被描述为一只鹿身雀头的怪兽,有角而蛇尾豹文。后来,这两个形象逐渐融合成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一种形象,即一位白发老人,左手持轮,右手执扇,如同扇轮状。
传说中的飞廉曾经与蚩尤一起学习真道,为纣王效力。周武王打败纣王后,他殉国,因此被封为风神,并且他的忠诚获得了天帝的认可。他能致使狂暴之气和雨水,以此帮助万物生长,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人们开始将风神统一起来,将其信仰形式化,使其成为了一种权威性的存在。在道教中,風伯被视为一个高级祭祀对象,其塑像常常以“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执扇”的形象出现,并且他还有自己的诞辰日,即十月初五日。
对待奉祀方面,由于秦汉时期就已经列入国家祀典,所以奉祀变得更加普遍。在道教宫观中,也会专门设立殿宇供奉着雷公电母、風伯等自然灾害相关的天仙。而普通民众通常是在大型斋醮活动时才会向風伯求助。
然而,不论如何,无论是作为保护者还是毁灭者,風伯总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人物,他掌控着自然界最不可预测的一部分——狂暴之气。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现象,更是一个深刻的人类情感表达。这也许就是为什么 風伯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如此重要的地位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