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斯大林逝世。在拥立赫鲁晓夫“即位”过程中,朱可夫立了头功,正是他出头,逮捕了赫鲁晓夫的对手贝利亚。赫鲁晓夫上任之初还算知恩图报。任命朱可夫为国防部长,并让他进入局。

但1957年,赫鲁晓夫利用朱可夫在南斯拉夫访问之机。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指控朱可フ阴谋夺权,免去其一切职务。朱可フ黯然退出舞台。

1974年7月18日,一代名将朱可弗元帅溘然长逝,享年78岁。他的葬礼没有一位出席,即使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未被平反。

直率秉性险落平川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突然进攻苏联,对苏军造成巨大打击。当时作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弗建议斯大林放弃基辅,全力保卫莫斯科,但遭到斯大林拒绝和责问。他不畏前程地直言:“如果您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的话,您把我的职务撤销好了,把我派到前线去,或许在那里我会对祖国有点用处。”

战功赫赫终成军神

然而,在随后的战争中,由于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战略规划,被誉为“军神”。他指挥了卫国战争中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最终帮助苏联取得胜利。

拥立新主权倾一时

在1953年的政治斗争中,当新领导层需要一个有威望的人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时,他们选择了曾经救过他们一次危机中的英雄——朱可弗。但当改革成为新的政治议题时,与此相关的问题引发了与身边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他的下台。

赋闲在家晚年凄凉

后来,他写回忆录《回忆与思考》,却因为政治原因而禁止出版,这次失败激起了他的愤怒,而这也是他生病的一个直接原因之一。在生命最后9年的时间里,他饱受疾病折磨,更是孤独无援,没有朋友支持,只有两位老友巴格拉米扬和华西列夫斯基冒着风险陪伴着他度过最艰难的人生阶段。

1974年的夏天,当世界各地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而举行庆典的时候,一代伟大的将领、元帅叶普·阿菲安诺维奇·朱可弗离开我们。这段历史上的悲剧人物留给我们的,是关于勇气、忠诚以及个人光荣与国家荣耀之间复杂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而对于那些曾经渴望证明自己忠诚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沉痛且深刻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