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被尊为人文初祖。他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与龙抬头和生轩辕相对应。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出生时就显露出非凡的神灵,从小就能说话,在15岁时已无所不通。在他20岁的时候,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并迅速发展了部落,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黄帝统一华夏后,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为黄帝。他制定了国家职官制度,如云、青云、大监等,以及农业生产方面的发明,如种植多种粮食作物,使原始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他还是音乐、医学、文字和历法等方面的大师,其文化成就深远。
在军事上,风后衍握奇图,为阵法奠定基础;伶伦取谷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元妃嫘祖养蚕制丝衣裳;与岐伯讨论病理创作《黄帝内经》。他还铸鼎分华夏九州,对井水进行发明,并实行田亩制以防止争端。此外,他还发明了舟车、弓矢、房屋等设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比盘古更早期的大神之一,黄帝在中国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政策举措和文化贡献至今仍被人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