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的腰围:历史上的审美与束缚

在世界100大历史名人的长河中,茜茜公主以其修长的身形和细腻的腰部赢得了无数赞誉。她的故事,不仅是对一个时代审美观念的深刻反映,也是对女性身体束缚的一次沉思。

在古时的欧洲宫庭中,皇室贵族追求惨白色的肤色,以为那是最高贵的颜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经用铅粉来改变自己的肤色,但这不仅没有带来健康益处,还导致她早年患有铅中毒,并且脸上出现了黄褐色的斑点。这一风尚很快传播到伦敦乡间,许多男子也模仿女王,用铅粉涂抹面部,但最终都遭到了健康问题。

除了过分追求惨白之外,欧洲人还有一种共同的审美标准——太过逃避细腰。在16世纪初期,这种习俗开始流行于法国宫廷,然后逐渐扩散至整个欧洲,并影响到了平民百姓。束腰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军服设计中都会加入特量的束腰骨衣,如现存于伦敦专物馆中的郝桑束腰衣,它使用了20根鲸鱼骨和140条布带,使穿着者显得极为苗条。

这一文化习俗被推向极致,在讲德阶层里,他们认为没有束腰的是“没守妇德”的男人,一旦被发现就会受到指责。而所有记载在汗青上的最细微腰部记录之一,就是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二世妻子伊丽莎白女公爵,也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在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吟游诗人心中,她是一位光华照人的好貌典范,而民间书籍更将她描绘成一个“好例”,尤其是在她的身体上。

根据奥地利宫廷纪录,茜茜公主身高5英尺8英寸(172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是黑种人群体较为普通偏小的一个身材。而即便怀孕后,她也只是增加了一些体重,没有达到50千克,那样的保持苗条已经足够让人惊叹。而为了保持苗条,她每天会脱下松紧衣服,每一次更换服装都要花费一个小时时间,有侍女协助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最终甚至将她“缝”进裙子内里。

据说,在1860年的某个时刻, 茜茜公主 的 waistline 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大约只有16英寸(41厘米),即使怀孕也不放弃这种瘦弱状态,其最薄弱的时候估计只剩19.5英寸(49.53厘米)。这样的身体比例,让乌森王子评价她是“远乎仁慈”的修长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