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平,字原,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诗人、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以忠诚、豪迈和悲剧性命运著称,被后世尊为“先贤”。

屈原生于楚国郢(今湖北江陵),其父屈瑗是楚国大夫,他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书法、绘画,并且擅长诗词。

属于战国末年,国家衰败时期,由于政见不合与楚王争斗,最终被迫流放至野猪林(今湖北宜昌附近)。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大量反映自己悲惨境遇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作,如《九歌》、《离骚》等。

流放生活并未使屈原失去对国家的热爱。相反,他更加坚定了复仇的心愿。在野猪林中,他用自己的诗篇表达了他对于祖国内部腐败分子的痛恨,以及他对保卫国家安全与民族独立的深切关注。

后来,当秦军入侵楚地时,屈原利用他的影响力组织起了一支由百姓组成的抵抗队伍,但最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最后,在绝望之中,他投汨罗江自尽,以死明志,为后来的汉武帝所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