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从军阀到盗墓者,江湖人称“大麻子”
在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孙庄村,有一个普通的农家出生的人物——孙殿英。他的父亲因与旗人争执而被捕,最终在狱中遭遇不幸,这让年幼的孙殿英变得更加豪放,行侠仗义,与市井游侠儿为伍。
长大后,孙殿英加入了河南西部的民间组织庙道会,以过人的机灵逐渐成为该组织的头目。他贩运商品于上海,获利极丰,但也因为其敢下血本、广结流氓恶棍、军警胥吏而闻名遐迩。
1922年,他投靠了安徽省亳州城的姜桂题部下,并很快独立山头,被尊称为土匪头子。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他利用这个机会扩充队伍,最终成为国民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的一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殿英不断地变化其政治立场和身份,从讨伐到合作,再到背叛,最终以盗墓者的身份结束自己的传奇。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得知清东陵附近有匪徒准备挖掘宝藏,便借口进行军事演习,将守陵人员驱散,并开始了对乾隆皇帝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的大规模盗掘行动。
这次行动中,孙殿英亲自参与指挥,用炸药打开金刚墙进入地宫内搜寻宝藏。在慈禧太后的尸体旁发现了一百零八颗朝珠以及一柄九龙宝剑,而在乾隆皇帝裕陵中则发现了无数珍贵物品,如珍珠、翡翠、玉石等。这次事件不仅震惊了整个社会,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盗墓案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