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时代的共工:炎帝魁隗氏政权五任帝祝融时期“水正”部落首领的统称,也是炎帝魁隗氏政权最后一位统治者七任帝,后被神农氏击败,带领部落改名“共工氏”。夸父则为魁隗氏嫡系九世孙,也是炎帝共工(炎帝共工只有一人,所以单指一人)的曾孙辈。《尚书·舜典》记载了三族世忧之事,至尧未能去,而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被流放于幽陵;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被放于崇山;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被殛于羽山。《尚书·尧典》中提到了四凶族的流放,并记载了尧对鲧治鸿水无功后的一系列措施。《列子·汤问》和《山海经·海内经》等文献中提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最终触怒天柱折地维,引起了天地大变。在历史上,共工也称江水之主,其后裔在伏羲时期建立了一支部落联盟,与颛顼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发生冲突。
古代传说中的姓氏部落,在伏羲时期也有一个共工氏的存在,他们对应着一个水神,有红色的头发,但性情暴躁。在天上还有两个恶名昭彰的神:相柳和浮游,它们都以杀戮为乐。然而,当女娲引领华夏之民铲除这些邪恶势力后,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大禹治水轶事中,大禹最终成功驱逐了这片土地上的洪灾,以及由此而来的困扰,他通过疏导黄河,让其向东流入东海,从而创造出丰饶的大地。这场历时数年的努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对之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五代之一的颛顼,他以仁德、智慧著称,当时四方慕德而服。他自幼受叔父少昊熏陶,对音乐尤爱。当他听到八方风声熙熙凄凄锵锵的声音,便命八条飞龙仿效风声长吟,以纪念黄帝。此外,他还让扬子鳄成为音乐倡导者,使其背上披甲成天睡觉,对音乐生疏,但却能发出鼓响般的声音,为他的梦想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