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涟水县的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韩爱晶出生。他的生父早年参加革命,不幸牺牲;继父是一个中层干部,怀着抚育烈士遗孤的责任感,对韩爱晶要求严格而不失疼爱。但是,韩爱晶却总感到在家庭里难以寻求到温暖,从小养成了孤僻、郁闷的性格。
他考上北京航空学院后,在文化大爆发初期,活跃于去国防科委“”的28个昼夜,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北航“红旗”战斗队的“总勤务员”。随后,他成为北京航空学院委员会主任、“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核心小组副组长、北京市委员会的一员。
与其他学生领袖一样,韩爱晶在1968年的派性武斗中受到了批评。他被工人阶级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强制实行联合复课闹。从此,他走下了舞台,被羁押,并交待问题。在1971年至1975年的隔离审查期间,他遭到了监督劳动。1978年4月19日,被捕并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权力3年。
1987年,在狱中接到通知:他仍然按照大学毕业生待遇回到原单位,并要求单位对其进行妥善安排。出狱之后,他被分配至湖南株洲兵工厂工作,然后调至深圳某国企参股公司担任总经理,一直到2003年的内退和顾问职位。
他的罪行开始于去国防科委“”的28个昼夜空前活跃而坚定,一跃成为名噪一时的北航“红旗”战斗队的“总勤务员”。他指使北航“红旗战斗队红一连”和专门成立的“尖刀连”,负责搜罗、编造诬陷徐向前、陈毅、叶剑英材料。一方面发布所谓《严正声明》,煽动矛头直接对准同志;另一方面参与了逼迫彭德怀签字认罪书事件,对彭德怀进行逼供和殴打,最终导致彭德怀身心受损。
随着高校派别之间争权夺利加剧,组织之间打起了派仗,即武斗。此时,“三结合”委员会成立,为控制北航,将周天行诬陷为骗子、叛徒,并罚站、毒打。“隔离室”的监狱18处立案审查465人,其中170人受到非法关押,有20余人非正常死亡。这段时间内,“三结合”的决策引起了公众关注,但也遭到了反对意见最终导致五大领袖谈话发生,他们被告知要听从指挥,而这次谈话结束后五大领袖都战战兢兢地知道自己犯错了。但是,由于他们是青年,因此还是手下留情,没有追究过分。此后的情况显示出他们逐渐被冷落,与之相对立的一派趁机攻击他们,这些事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