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游记》和《宝莲灯》,历史爱好者往往会想到一个著名人物——来自灌江口的二郎神。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早年PK孙悟空,双方不相上下。后来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二郎神又帮助孙悟空降妖除魔。在《宝莲灯》中,二郎神为沉香的舅舅,与沉香展开对决。那所以为什么叫二郎神,不叫大郎或三郎?二郎神的原型是谁?

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历史学家张政烺老师认为、二郎神早期的原型就是佛教传说的独健二郎。而且,这个独健二朗还和唐朝的历史联系在一起。根据不空和尚翻译的《毗沙门仪轨》的记载,当唐玄宗时期安西都护府被阿拉伯等国军队包围,一位大臣建议请天兵天将支援西域。高僧做了仪式之后,在仪式现场突然出现数百名天兵天将,其中就有毗沙门次子独健二朗。

第二种说法指出,这个独健二朗经过不断演化,就成了《西游记》当中的二郎神。而第三种说法则指出,此人可能是赵昱,他曾在四川担任太守,在隋朝末年杀死了一只害民的蛟龙,并因此被封为王。

第四种融合说认为,最早的一般原型是李冰手下的李二人,并非亲生孩子,而最终成为其儿子的故事也反映了文化信仰多元化,以及多源头融合形成现今我们所知的多面性、复杂性强的大量传统文化形象,如同古代史诗中的许多角色一样,其形象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转变过程。

以上各类解释均有其依据,但证据并不能确实充分,因此难以形成对历史学、文学及 神话学界定论,我们相信随着研究深入,将能够最终确定此人物真正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