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时,南海观音菩萨便是释迦牟尼佛常随侍的菩萨之一。然而,在中国,我们却习惯称呼普陀山为“北海普陀”,而非其应有的东海位置。这是为什么呢?称呼南海观音菩萨为“北海不空音”又是什么道理?其实,佛经中所指的“北圆的普陀山”,实际上指的是印度的北方,即位于北印度洋上的一个地方。

据《华严经进法界品·擅财第二十七参访不空从容菩萨章》记载:鞞瑟胝罗居士向擅财行说:“尊夫君!在此北圆有山名布怛洛迦,那里有个菩萨叫不空从容,你去问他:这个山怎么建造,怎样进行讲法?”于是那位居士就去了,不空从容回答说:“这里有许多圣贤,有很多宝物成就了极其清净的地方。花果林遍地谦逊,泉水沼泽都充满了。” 不空从容接着说道:“这座山边上有一位女娲,她非常慈悲,为的是帮助所有众生,所以她住在这里。”

我当时是一位孺子,对于这些事情渐渐了解后,便前往了那个地方。在那里,我发现一座美丽的山峰,上面流淌着清澈的泉水,一片繁茂的树林和柔嫩的小草环绕着,这里确实是一个仙境中的岛屿。不空从容坐在金刚宝石上,周围无数菩萨也坐着,他们都坐在宝石上,而我们则用心敬仰地环绕他们,用心宣扬大慈悲的大法,使得所有众生得到安宁。

这样的场景正是在布怛洛迦,也就是我们中文翻译为“北海普陀”的地方发生。慧苑著作《新翻华严经音义》卷下提到,这里的名字可以翻译为小花树山,因为这里有很多小黑花树,它们很喷鼻,而且喷鼻气几乎触及天际。

根据《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僧经》,当释迦牟尼佛正在普陀洛迦山的时候,他就在不雅世音宫殿中进行讲法。在那里,无数无量声闻、天龙八部神等,都聚集来听他讲道。当时,不雅世音菩萨展现了一种稀有的法术光芒,让整个刹土都变成了金色,就像日月之光一样明亮,但并没有出现。

总持王菩薩见到这一切,就感叹地说:“这是我曾经看到过的情形。” 他问佛,“这种法术是谁施展出来的?” 佛回答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不雅世音的大乘修行者,从无始劫起一直以年夜慈悲的心态来帮助众生。他擅长建立和弘扬无穷大的阿罗汉门派,因此才能够施展出这样强大的法力。”

所以,这里的 普陀洛迦 山 上 有 不雅 世 音 宫 殿。而 释 迭 卡 牟 尼 佛 在 此 地 取 不 雅 世 音 菩 萨 等 无 数 大 乘 菩 萨、 声 闻 和 天 龙 八 部 神 等 都 聚 集 来 听 法 道。此外,不 雅 世 音 菩 萨 不仅以 年 老 慈 悲 的 心 态 而 知 名 之 外,他还能 建 立 并 持 有 无 穷 多 的 阿 罗 汗 门 派,并且偶尔会 展 现 一些 强 大 的 法 力。

唐朝玄奘法师访问印度时,也曾探访过这个 普 陶 洛 过 加 山。 《西域记》卷十写道: “ 秣剌耶 山 东 有 布 怛 洛 过 加 山,是一座峻峭挺秀的小岛,其火澄镜池旁有一条巨大的河流,它周绕这座小岛二十匝,然后注入到了远处的大海。这座小岛旁边,还有一块高耸入云的地宫,就是不雅从容菩萨常来的地方。如果有人愿意亲眼看看这位大乘修行者的真身,他们就会冒险爬过火焰和危险的小路,只要能够抵达顶端,就能见证他的真相。但生活在下面的居民们,却祈求能够亲眼目睹或听到他的声音,或许通过涂抹灰泥来模仿他的形象,以此作为慰藉,并让人们满足自己的愿望。”

因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印度还是中国,都存在着与布怛洛迦相关联的大乘修行者的活动场所。而南影观音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形式,对于所有困苦的人来说都是希望与安慰之源,是诸多觉醒者内心深处最具共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