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许德义,生于清光绪八年十月初七日(1882年11月17日),逝世在民国三十四年(1944年)。自幼坐科福寿班,精通武净戏。我的师兄弟包括范宝亭,与前辈武净演员范福泰有深厚的师承关系。在杨小楼班,我位居其下,只次于钱金福。我尊重钱金福,我们一起辅佐杨小楼时,他总是扮演重点角色,而我则配角。如《恶虎村》中,我扮武天虬,他饰濮天雕;《麒麟阁》中,我演魏文通,他演其他角色;《长坂坡》中,他是张飞,我是张郃,但我的张郃在跑箭一场极为出名。

与杨小楼、梅兰芳合作的崇林社时,在《群强报》的戏报上,我们和钱金福的名字并列,这说明我在戏班中的地位很重要。我曾与谭鑫培合作,对他的艺术深有佩服。他对我的作品也很赏识,曾给予我很多机会表演,如《铁笼山》等。我还搭档过荀慧生的班,在那里,与孙毓堃共同演出。

我的艺术特色包括勇猛的打法、英气勃勃的大将风度,以及对脸谱笔法的精湛掌握。特别是在《长坂坡》和王瑶卿“跑箭”一场,以及《金沙滩》的杨七郎表演中展现了卓越之处。晚年的生活不易,也不得已兼顾文戏表演。

代表剧目如《收关胜》(关胜)、《嘉兴府》(鲍赐安)、《金钱豹》(金钱豹)、《采石矶》(常遇春)和 《九龙杯》(黄三太),尤其以杨七郎最为人称道。这让我想起了许多梨园趣事,比如一次因台板不平导致晃动,一度自责至极,用箱板击打自己的脚脖子,以至红肿不止,是这样的经历成为了梨园佳话之一。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亲属和同行,如吴彦衡、义小亭等工武生,丁福庭等花脸票友,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或同行。最后,要提及的是,有一个子女,即许明昌,是我与李淑英所生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