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蒙古的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的一个穷台吉家族。他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父亲叫恩和毕力格,母亲叫巴应嘎。他们一家人以务农为生。陶克陶胡从小聪明伶俐,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志气。在他十八岁时,他被推举成为一个组织的首领,这个组织是为了村防而成立的。在担任首领后,他率领着这个组织除去不平,救助乡亲们,在乡里做了许多好事,人们都尊称他为“陶老爷”。

起义反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乾隆年间开始,不断有流民来到关古地区寻找新的生活机会。清政府虽然禁止这种行为,但是蒙古各级王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便无视政府禁令,让流民在旗地种植作物。这导致了嘉庆年间,哲里木盟内汉族与蒙古族混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此外,由于几个旗因为偿还债务对下属百姓加派,这些政策进一步缩小了当地蒙古人的生存空间。

1905年秋天,当时任哲里木盟盟长的齐默特色木丕勒决定放垦更多的地皮,这引发了广泛的反抗情绪。当时家乡的人们推举陶克陶胡作为代表,与齐公商讨停止放垦,但最终遭到了官员的拒绝,被打五十棍逐出府门。他回家后,与亲友策划武装起义。

1906年9月23日凌晨,陶克陶胡带领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一些亲友和义士正式宣誓起义,并袭击了二龙索口垦务局,并且成功俘虏了一些日本测绘人员及清兵。此后,他们迅速隐蔽起来观望清军动向,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除了陶克陶胡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地方也有同样的反抗运动,比如白音吐斯、彰武县的大赉、扎赉特旗的大赉等人,他们或遥相呼应,或会师一股,对清军进行围剿。

游击反剿

然而,当徐世昌接任东三省总督后,他开始对这些武装力量进行围剿。一部分领导者被捕杀,一部分投奔到其他地方继续战斗。同一年9月4日,陶克托胡又一次袭击盛京开通县,将1名、日本测绘人员缴获武器。他还攻击洮南府附近的一些目标。但随着战事连连失利,最终不得不逃往沙俄境内才摆脱追兵。

结局

1911年,“博克达汗”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而陶克托胡则在库伦病逝于1922年,享壽58岁,其后人至今仍居住在蒙古国,并偶尔前往中国探访亲戚和祭祀祖先。

评价与影响

人们将他视为保护民族土地权益、抵抗压迫统治者的英雄人物。而他的故事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中包括另一位著名英雄嘎达梅林,以及创作了一部关于他的英雄史诗《塔科托》的人物。